再这样热下去 全球的早餐都“悬了”气候变化令人堪忧
今天一早起床,天还没亮完,我妈就在厨房抱怨:“这蛋清也太稀了吧?是不是鸡也热得没精神下蛋了?”我没搭话,但心里咯噔一下。她说得一点不假。
前几天我刚跑了趟菜市场,早上六点钟,地上都已经发烫,菜摊子老板拿扇子猛摇,满头汗。他说一句话我记到现在——“照这热法,过阵子连豆腐都得涨价。”
热到什么程度呢?安徽六安的地表温度前几天直接飙到64℃,我一朋友的草坪鞋底都化了一块。河南、山东、湖北好几块地方种麦的农户说,小麦抽穗抽到一半,就干巴巴不长了。面包要涨价,不是开玩笑,是快要没面粉了。
02
我打电话给在广东做水果批发的表哥,他说最近葡萄和橙子压根不敢多进,怕压坏了赔本。尤其是橙子,原产地广西那边,今年热得离谱,果农上山要凌晨四点,不然就中暑。产量少了,运不动,橙汁早餐是喝不起了。
再说鸡蛋。我在北京的一位同行去通州养鸡场采访,养殖户说了句:“我们现在是伺候鸡比伺候人都难。”电费上万都不心疼,关键是鸡还不下蛋。高温天,鸡一紧张就停产,一屋子鸡,安安静静,跟开了追悼会似的。
你以为这只是我们中国的事?错。
法国那边热浪席卷,牛不吃草,牛奶大减;美国加州的杏仁、玉米都干裂了;南美那边巴西咖啡豆也是颗粒无收。全世界的早餐,真的都“悬”了。
03
我采访过一个从事粮油进出口的企业负责人,他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:“咱们很多人以为早餐贵,是因为通货膨胀,其实不是,是地球受不了了。”
是啊,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,背后都是土地、水、阳光,还有无数人的汗水。但现在,阳光变得不再是恩赐,而是惩罚。
我在武汉采访的时候,有个摆早点摊的老奶奶说得很实在:“我卖的是豆浆油条,不是金条,可这豆子现在都快炒不起了。”她说完抹了把汗,看着锅里翻滚的油,苦笑了一下:“再这样热下去,我连锅都开不动了。”
04
我知道有些人会说:“那就换点吃的呗。”换?说得轻巧。
蔬菜热死、鸡不下蛋、果树晒枯、麦子断粮,你换什么?工业食品?速食?代餐?那些东西你吃得安心吗?而且别忘了,那些工厂也用电、用水、也怕热。
我们以前觉得早餐是件小事,饿了就吃。但现在它成了一种奢侈,一种依赖着气候的脆弱奢侈。再这样热下去,早餐不是吃不起,而是做不出。
05
评论区里有个粉丝留言说,他家最近早餐改成凉开水配馒头片,因为鸡蛋贵,牛奶稀。有人回他:“你还好,我们这村的早饭是冰西瓜就凉白开。”笑中带泪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啥高级轻断食。
说到底,早餐只是个缩影。这个地球正在用最简单的方式提醒我们:你们太过分了,该刹车了。
再这样热下去,早餐不是唯一“悬了”的东西,还有我们的未来。
您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说说你的早餐有没有受到“热”影响~